日期:2021-04-08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这首诗的作者是魏子安诗2113名是《花5261月痕》,缺少的一句是“一失足成千古4102恨,回首已是百年身”。
花月1653痕
【作者】魏子安
【朝代】清朝
【原文】
芳心怕载春愁重,花里相思让与君。
涤尽千年尘上箩,君心应似藕玲找。
相思未必能相见,夜雨春愁分点红 。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译文】
心中已是愁煞,所以怕再添一份深愁。花里相思应该是一份情谊,深重却又不愿出口,想教花儿诉与君听。
若是要达成自己的愿望,让他知道自己的深情。那君的心应该想藕一样,多窍玲珑,才能明白我的情深意重。
却相思是苦,相见是难,只能伴着夜雨,看那万点落红。que可惜,那是没有对君说出深埋心底的相思意,只能无奈时间流逝,再度想起当年,却不由已过了很久很久,原来对君的情谊,我始终还是没有忘记。
扩展资料
人是感情的动物,常常会因为某些原因,做出令人懊恼悔恨的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百年身,就是下一辈子的事了,今生,再也没有希望了。
每一个错误,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错误越大,代价越惨痛。做了错事,良心不安,别人痛苦,自己更痛苦。这里有一个典故。
明朝的唐伯虎出生在江南一个富商家庭。年轻时,唐伯虎无所事事,和人纵酒游乐,经过好朋友祝枝山的规劝,于是唐伯虎祝闭门苦读,经年累月。16岁时唐伯虎参加秀才考试,中了第一名案首。29 岁到南京参加乡试,高中解元(第一名)。
正当唐伯虎积极准备来年的京城会试时,却飞来横祸:在这次乡试中,有人事先经过贿赂,得了试题,事情泄漏后,考官被罢免,无辜的唐伯虎受到牵连,不仅被剥夺了解元称号,而且还入了监狱,被释放后唐伯虎感叹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是说匆匆数年过去,虽然回首如昨日,但是却已经过去很就,百年只是借用,也可理解为垂暮“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纳兰性德有一2113首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5261风悲画扇?等4102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1653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 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而后半句应该是出自"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前半句的意思是怀念过去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从前发生过什么事不论是好还是坏,都让人觉得像第一次看见一样历历在目.后半句则是说匆匆数年过去,虽然回首如昨日,但是却已经过去很就,百年只是借用,也可理解为垂暮.
出处:
明·杨2113仪《明良记》:“唐解5261元寅既废弃,诗云: ‘一失足成4102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1653。’”
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理解:
人是感情的动物,常常会因为某些原因,做出令人懊恼悔恨的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百年身,就是下一辈子的事了,今生,再也没有希望了。 每一个错误,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错误越大,代价越惨痛。做了错事,良心不安,别人痛苦,自己更痛苦。扩展资料
花月痕
清魏秀仁所作小说,魏秀仁,字子安,又字子敦。全书十六卷五十二回,原署名为眠鹤主人撰,栖霞居士评。较早版本为清光绪十四年木刻本、光绪十八年上海图书集成局的铅字排印本等。
此书流行于清末狭邪小说及鸳鸯蝴蝶派小说浪潮之前,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到狭邪小说的过渡环节,像徐枕亚的《玉梨魂》从小说名字和内容都是学它的。
此书是清朝继《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长篇言情小说,是我国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写韩荷生、韦痴珠与青楼女子杜采秋、刘秋痕的爱情故事。
书中的韩荷生才兼文武,屡见奇功,终得封侯,杜采秋也受一品夫人封典;韦痴珠则怀才不遇,穷困潦倒,落得个一病身亡,刘秋痕也自缢殉情。作者通过这一穷一达两对人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不平和追求。其中关于韦、刘二人的描写,凄婉动人,颇具艺术感染力。
此书描写韦痴珠、刘秋痕和韩荷生、杜采秋这两对才子与妓女的故事,叙述他们空达升沉的不同遭遇。韦、韩角逐官场,流连妓院。韦风流文采,名倾一时,而怀才不遇,终身潦倒;秋痕也因不得嫁韦,以身殉情。
韩则飞黄腾达,累迁官至封侯;采秋终于归韩,亦得一品夫人封号。全书布局巧妙,行文缠绵,文笔细腻、哀艳凄婉。其中刘秋痕,虽堕娼门,但不甘沉沦,以死殉情,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少见的一处身遭侮辱损害而奋力抗争搏斗的光彩照人的妓女形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花月痕
来源:句子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