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2-14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口是心非2113、心口不一、虚情假意、弄虚作假、巧5261伪趋利。
一、口是心非4102 [ kǒu shì xīn fēi ]解释:嘴里说得1653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译文:口是心非,私下里有不同的说法。二、心口不一 [ xīn kǒu bù yī ]解释: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译文:世人对李林甫评论为:嘴上言语称赞别人,心腹中却是有利剑想害人。三、虚情假意 [ xū qíng jiǎ yì ]解释: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妖精巧语花言,虚情假意的答道”四、弄虚作假 [ nòng xū zuò jiǎ ]解释:耍花招欺骗人。出自:近代、廖鲁言《一九五九年农业战线的任务》:“在执行生产计划的全部过程中,也应该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弄虚作假。”五、巧伪趋利 [ qiǎo wěi qū lì ]解释:巧:奸诈。伪:虚伪。趋:追求,靠近、趋向。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译文:周人的失误,在于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阳奉阴违2113、假仁假义、口蜜腹剑、5261笑里藏刀、两面三刀
一、4102阳奉阴违白话释义:表面上遵从,暗地里不执1653行。朝代:清作者:李宝嘉出处:《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后不准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倘若阳奉阴违;定行参办不贷。”二、假仁假义白话释义:虚假的仁义道德。朝代:宋作者:朱熹出处:《朱子全书·历代一·唐》:“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翻译:唐太宗用虚假的仁义道德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三、口蜜腹剑白话释义:比喻嘴甜心毒,狡猾阴险。朝代:北宋作者:司马光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翻译:世人都说李林甫嘴甜心毒,狡猾阴险四、笑里藏刀白话释义:形容对人表面温和,心里阴险毒辣。朝代:元作者:孟汉卿出处:《魔合罗》第二折:谁承望笑里藏刀,眼见的丧荒郊。翻译:谁能想到他对人表面温和,心里阴险毒辣。眼看着要丧命在这荒郊野外。五、两面三刀白话释义: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朝代:元作者:李行道出处:《灰阑记》二折:“岂知他有两派手法。”翻译:哪里知道他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虚怀若谷、
虚与委蛇、2113子虚乌有、虚张声势、虚无5261缥缈4102、虚位以待、名不虚传、故弄玄虚、1653弹无虚发、虚虚实实、座无虚席、虚情假意、谦虚谨慎、不虚此行、避实就虚、弄虚作假、乘虚而入、虚左以待、虚有其表、徒有虚名、虚无飘渺、批亢捣虚、虚室生白、深藏若虚、蜗角虚名、做贼心虚、虚度年华、虚晃一枪、趁虚而入、向壁虚构子虚乌有2113_成语解释
【拼音】:zǐ xū wū yǒu【释义】:子虚5261:并4102非真实1653;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出处】: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例句】:文贵征实,不蕲于振奇,所以愧文士~之习也。(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疯狂猜成语里面出现过有 非 字的成语:
是非不分大是大非是非曲直口是心非答非所问文过饰非啼笑皆非想入非非今非昔比希望可以帮到你。如果满意请采纳或好评。上一篇:带豪烈的成语,带有烈和豪的成语
下一篇:送春的成语,形容回忆的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