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2-14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所谓2113成语,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5261一些固定结构和固定含义的词组或短语,4102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四个字。有些成1653语的含义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如“丰富多彩”、“远走高飞”、“盖世无双”等等;还有一些成语必须知道它的来源才能弄懂它的含义,如“阳春白雪”出自楚辞,意指高雅的事物,“百步穿杨”出自《庄子》,意指箭法精绝,“卧薪尝胆”出自《吴越春秋》,意指不忘昔日之苦,发奋图强,等等,这些成语也是典故。典故是一些古代著名的故事或话语,不一定最后总结成成语,但是大部分成语却都是典故。为了大家能够简单明了地学习命名方法,凡是为大众所熟悉的成语,不管是不是典故,我们都放在本篇中分析。不管是不是典故,连同其它不是成语的典故一起,放在“化用典故”中分析,特此说明。
成语一般都是4个字,所以自然地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两个字组成一个词或词组,后两个字组成一个词和词组,很少例外。我们按前后两部分的语法关系,把成语分为如下四类: 联合式:即前两字和后两字的意思是并列的,或是相承的。如“国泰民安”、“花容”月貌”、“见仁见智”、“战战兢兢”、等等。 主谓式:即前两字是动作的发出者,是主语;后两个字是主语的动作或状态,是谓语。如“气宇轩昂”、“高朋满座”、“心花怒放”、“耳目一新”等等。 动宾式:即前两个字是动作,是谓语;后两个字是动作的对象、承受者,是宾语。如“独步天下”、“包罗万象”、“尽如人意”、“奉若神明”等等。如果四字之中,有主语、有谓语、也有宾语的话,则归入“主谓式”。 偏正式:即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中有一组是成语的核心部分,另一组只对它起修饰和解释作用。如“豆蔻年华”、“万全之计”、“书香门第”、“卓然不凡”等等。 这四类成语的划分,将是我们是否采用某种命名方法的重要条件。化用成语来命名有各处各样的方法,每一种方法要想使用,都必须遵守一些必要条件。有些条件因命名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有些条件却是共有的。下面就先谈谈这些化用成语命名必须满足的条件,至于哪些某种命名方法特有的条件,我们将在讲述具体命名方法时再加以阐述。 化用成语命名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联想性:即所取的名字能够使人很容易地联想到所化用的成语。因为化用成语来命名,就是为了使名字中包含着成语的丰富文化内涵,使短短两个字意蕴无穷。如果起的名字并不能使人想起所化用的成语,那么一切都是徒劳无功。这一点是命名者应该十分谨慎的。成语有四个字,以一个字概括其含义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用两到三个字。但即使用两个字,在很多时候也并不能令人产生联想。比如成语“冰雪聪明”,形容一个人颖悟异常,本杰是很好的含义,但如果用前两个字叫“李冰雪”,或用后两个字,叫“王聪明”之类,则成语之意义,韵味失,因为一般人不容易从“冰雪”想到“聪明”或反之联想。这时如果换一种方法,比如取名“冰聪”就好得多,很多人会想起这个成语。所以从成语中起好名字之后,一定要返过头来想一想,能不能从这个名字中联想到成语,如果不能,最好放弃这个名字。 良义性:这一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所化用的成语必须是含义良善的,或鼓励,或祝福,或赞美,或告诫,决不能是一些贬义成语,像“自高自大”,“鼠目寸光”等等。二是指所取出的两个字,合在一起也要有良好的含义。有些词一旦脱离成语,含义就发生变化,有时含义不佳,不可选用。比如“千娇百媚”形容女子,原是可爱,但取名“百媚”尚可,叫“千娇”可也娇气得过份了。“宝马香车”指高贵的生活,但取名“香车”,毕竟也是“车”,含义低贱。这些都是应当注意的。 无歧义性:即所取的名字除了使人联想起所化用的成语之外,没有其它的歧义。有些词尽管可以使人联想到成语,也有良善之义,但由于历史、风俗、方言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其它不好的含义,这时也不能选用。比如“龟年鹤寿”本是祝人长寿,但现在骂人常用“乌龟”,所以这个“龟年”最好不用。“风流儒雅”本是赞美一个人的风度翩翩,但“风流”现在又有贬义,最好不用。“独步天下”本是极有豪迈之气的成语,但“独步”容易让人误解成“独腿”,最好还是别用。 以上都是化用成语取名是必须注意的问题,也是我们筛选名字的标准。其余的条件如语音、字形等方面的要求在其它章节中已有论述,在些不一一列举了。 下面将根据不同的命名方法对四类成语分别加以分析,并选择部分美名举例。需要说明的是,化用成语在这里仅指直接从成语中取两至三个字,自己另外概括出字的情况属于“美辞联想”。化用成语命名共有五种方法,兹分述于下。 取前两字或后两字 这种方法就是直接取用四字成语的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根据成语种类的不同,又分为两种情况。 联合式:取联合式成语的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为名,除了以上谈到的那些条件以外,尚需注意所取的两个字与成语的意义应基本上一致。由于联合式成语本来较多,前后两部分的含义又多相近,所以任取一部分,意义往往变化不大。因此取联合式成语前两部分或后两字为名比较容易,也比较普遍。但是也有的成语前后两部分脱节之后不知所云,或意义改变,必须十分小心。比如“百发百中”、如果取“百中”,由于“中”是多音字,意义更繁复,所以“百中”不好理解,这样的名字就最好不用。 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这三类成语的前后两部分含义不同,有主有次,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成语,因此要只取前两字或后两字为名,必须注意联想性,即这两个字很容易使人都想起所用的成语。尽管成语的前后两部分可能在词性、词义上都相差甚远,但也要保证人们在看到名字后想起另两个字。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诀窍,就是所取用的两个字所构成的词或词组极少单独使用,或与成语的另两个字以外的其它词搭配使用。举个例子,比如是“齐天”在日常用语中经常又和“大圣”一起构成“齐天大圣”词组,意指孙悟空,含义不算太好,所以“齐天”就不具有联想性,最好不用。又如“豪放不羁”本是褒义,取名“不羁”就不好,因为“豪放”也不太好,因为“豪放”一词常单独使用,又有“豪放派”之类的词组,不会使人直接联想到“豪放不羁”,所以这也是一个不成功的化用成语的名字。 从前两字和后两字中各取一字 这种化用成语命名的方法就是从成语的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中先后取出一个字,合成名字。一般来说,前一个字代表前半部分的含义,后一个字代表后半部分的含义。适用于这种方法的成语,必须是二二结构的,即从语义上来说,前两个字构成一组,后两个字构成一组,像“顾盼神飞”“怡情养性”等等,这样各取一字才能有代表性。有些成语是一三结构,或三一结构、一二结构的等等,就不宜使用这种方法。象“一至于斯”、“死而后已”、“大而无当”等等就很难用两个字来概括了。另外针对不同的成语类型,又有不同一方法。 联合式:这种成语前两个字与后两个字之间是并列关系。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前两个字的内部语法关系与后两个字的内部语法关系一般也是一样的。前两个字是联合关系,如“光”“明”、“诗”“书”,后两个字也是联合关系:“正”“大”、“礼”“乐”;前两个字是主谓关系,如“恩”“深”、“夫”“荣”,后两个字也是主谓关系:“意”“重”、“妻”“贵”,这样组成完整的成语:光明正大、诗书礼乐、恩深意重、夫荣妻贵。前两个字的结构为动宾、偏正时,后两个字的结构也是一样的。 知道了联合式成语的这个特点,取名时就有诀窍了。为了使所取出的两个字能够很好地概括这个成语,最好使这两个字的结构也跟成语的前两字或后两字的语法结构一样。如“恩深意重”,大结构是联合,小结构是主谓,那么取前两字中的主语“恩”,再取后两个字中的谓语“重”,构成“恩重”,比较有内涵。如果是“恩意”或“深重”,含义就完全变了。又如“博古通今”,大结构是联合,小结构均是动宾,那么取前两字的谓语“博”与后两字的宾语“今”合成“博今”为名,基本含义不变。若是叫“博通”或“古今”就难以产生联想了。当然也并不是合乎这个条件的名字都是好名字,有时取出的两个字不宜搭配,像“光风霁月”就不好取“光月”为名,意义不雅,那又要具体分析了。但一般说来,所取名的语法结构与成语的前、后两部分的小结构相同,是取得美名的一个保证。 从后两字和前两字中各取一字 这种方法就昌先从成语的后两个字中取出一字,再从成语的前两个字中取出一字,合成名字。适用于这种方法的成语也是二二结构的,与前一种方法一样。只是名字的语法结构与成语的大结构相反。 联合式:如前所述,联合式成语的前两字的语法结构(即小结构)与后两个字的语法结构(小结构)是一样的。比如“得心应手”的小结构是动宾结构。如果从后两字和前两字中先后取出一个字而又要意义完整,一般在语法成份上要互补,也就是第一字取“应”的话,它本是“应手”中的动词,那么下一个字只能取“得心”的宾语“心”,这样构成动宾结构“应心”。那么如果取“手”为第一字呢,是不是第二字应取“得”呢?“手得”差得远了一点,所以一般不用这种方法。因此联合式成语一般用性都不错时,才用第四个字和第一个字构成名字。 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在这三种类型的成语中,先从后两字中取一字,再从前两字取一字,则构成的名字和语法结构肯定要和原有成语的大结构相反。 因此用这种方法取名一定要十分慎重,认真考虑名字的含义,以防产生歧义。 前两字颠倒或后两字颠倒 这种方法是把成语的前两个字颠倒过来或后两个字颠倒过来作为名字。这样做无疑会使成语的前、后二字的小结构发生颠倒变化,原来是主谓、动宾的一般要互换或变成偏正,而原来偏正的会变成动宾或主谓。比如“藏龙卧虎”,大结构是联合,小结构均是动宾,如取名“龙藏”,则是主谓结构了。结构的变化会带来意义的改变,所以既要名字的含义基本不变,又要含义良善,的确不容易。这种方法在某些成语上很难使用,所以请读者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深思熟虑。 联合式:联合式成语的前、后两字颠倒之后,意义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因为前、后两字并列关系,含义近似,所以还不难联想到原来的成语。上面举的“龙藏”就是一例。因此联合式成语运用这种方法化出名字时,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名字的联想性。主谓式、动家式、偏正式:这三种类型的成语由于前两个字与后两个字在含义上各有侧重,互不相同,颠倒之后,就更难产生联想。比如从“究学”很难想到“学究天人”,从“争力”很难想到“力争上游”。主谓式成语的主语部分、动宾式成语的宾语部分和偏正式成语的主要部分一般都是名词性的,颠倒之后往往不知所云。所以颠倒用字的方法不太适合于这三类成语,一般不宜使用。只有个别的例外,因为具有较强的联想性,可以化用。像“大智若愚”可以颠倒后两字成为“愚若”;“旗开得胜”可以颠倒前两字,叫“开旗”。从这两个名字都可以联想到原成语,所以可以使用。 有三字 从一个成语中选取三个字,显然其中一个字是姓。这也是属于“姓义入名”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最重要的是名字的含义要与成语一致。因为成语一般只有四个字,现在用了三个,很容易令人产生联想,但是名字本身的含义怪异,岂不让人无所适从?化用成语命名的目的也达不到。所以不用的那个字一定须是成语中最不要紧的字,或是并列的字中的一个,这样才能使成语的含义尽可能多地保留下来。 这三个字的顺序可以跟成语不同。正因为如此,在颠倒成语用字顺序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不要产生歧义或造成混淆。另外有些人喜欢用姓的谐音入名。确实,成语中包含着姓的实在是太少了,但是化用一些含有姓的谐音字的成语,并没有什么好处。比如刘砥柱(中流砥柱)、金国英(巾帼英雄)、傅东海(福如东海)等等,第一是毕竟姓字并非成语原字,不加解释,别人很难想到成语;第二是脱离了姓的名字由于只有两个字,而命名者起初多考虑了连姓三字的含义,忽略了名本身的含义,所以名的含义常有模糊,或落俗;第三是终有错别字之嫌,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好。用三字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成语又在不同的情况,现分述于下。 联合式:联合式成语的前两字与后两字含义相近,所以姓字就可以代表它所在那部分的两个字。一般来说,从联合式成语中选取三字,姓字既定,名用的就是另一半的那两个字,这样含义变化最小。不过也偶有例外,这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主谓式:从主谓式成语中取三字为名,一般也是名字的两个字是一组,是原来成语的前两字或后两字,姓是另两个字中的一个字,这样读起来比较有节奏。当然也不排除姓字与第二个字为差一些。但如果是大、小结构均为联合的成语,当然又没有关系了,比如“金碧辉”,读来并没有“金碧”是一个词组,而“辉”独立的感觉。 动宾式:因为在成语中,动宾式成语本来就很少,加上取三字为名需要其中一个字是姓,所以这种情况不易遇到。偏正式:从偏正式成语中取三字为名,应当注意的是其中自成一组的两个字顺序不能颠倒。这样剩下的那个字无论其在前在后,名字的基本含义可与成语相近。无中生有2113
wú zhōng shēng yǒu【解释】道家认5261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4102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1653。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出处】《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结构】主谓式。【用法】用作贬义。用来指出于某种不良的目的;凭空捏造;诬陷他人。一般作谓语、宾语。【正音】生;不能读作“sēnɡ”。【辨形】生;不能写作“升”。【近义词】造谣生事、信口雌黄【反义词】确凿无疑、铁证如山【辨析】~和“惹事生非”都含有从没有中生出事来的意思。但~偏重在凭空捏造;故意制造事端;有伤人害人的动机;而“惹事生非”偏重在招惹是非;引起口角;或者是无意;或者是有意。【例句】 (1)美国新闻机构~地编造谎言;歪曲我国政府的一贯政策。 (2)有那么一些人;总喜欢~;挑拨是非。闻鸡2113起舞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5261琨觉,曰:‘4102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听到鸡叫就起1653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白手起家 一切靠自己艰苦奋斗,创立了一番事业。 卷土重来 人马奔跑时卷起的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图恢复。 晨钟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钟,暮击鼓以报时,用以使人惊悟的言论。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决,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头的决心。 投笔从戎 《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金石为开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勤能补拙 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人定胜天 比喻人力可以战胜自然。 有志竟成 有坚定的志向,只要努力从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良药苦口 能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比喻直言劝戒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人却是有益的。 悬梁刺股 形容刻苦学习。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问心无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自可以问心无愧。”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志在四方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磨杵作针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前车之鉴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大器晚成 有本事的人,要经过磨练,到晚年才成功。用以形容才器大者立业迟。 卧薪尝胆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奋发图强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精益求精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力争上游 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勤能补拙 指勤勉努力能弥补天资上的不足。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笨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不甘后人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手不释卷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典故: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愚公移山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胸怀大志 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业精于勤 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水滴石穿 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绳锯木断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典故: 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焚膏继晷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典故: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出处: 《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典故: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山不转水转 来自那英演唱的同名电视剧主题曲(1990。比喻情况总是在变化的,一时不顺利也不必懊恼和悲伤。 咸鱼翻身 咸鱼本来不能“翻身”,说咸鱼翻身有起死回生、否极泰来的意思,指处境短时间内由坏变好。 亡羊补牢 出处: 《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典故: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勇往直前 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持之以恒 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坚持不懈 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跛鳖千里 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跬步不休,跛鳖千里。” 典故: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加官进2113爵
加官进禄 加官进位 加官晋爵加减乘除5261 加人一等 加膝4102坠泉 加膝坠渊加绪含容 加叶添枝 加油1653加醋 加油添醋加油添酱 加枝添叶 不加思索 横加干涉横加指责 强加于人 有加无瘳 有加无损有加无替 有加无已 欲加之罪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罪加一等 变本加厉 层层加码 错上加错额手加礼 佛头加秽 拱手加额 冠上加冠黄袍加身 黄袍加体 火上加油 进禄加官举手加额 举首加额 快马加鞭 撩火加油漫不加意 马齿加长 忙上加忙 美行加人努力加餐 难上加难 盘水加剑 捧土加泰山巧上加巧 亲上加亲 束帛加璧 添醋加油添油加醋 添枝加叶 添砖加瓦 文不加点文无加点 雪上加霜 以手加额 以手加颡足尺加二 罪上加罪 悲喜交加 恩礼有加恶语相加 风雪交加 风雨交加 悔恨交加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惊喜交加 雷电交加贫病交加 青眼相加 涕泪交加 无以复加勖勉有加1【鹿死谁手】原比喻不知2113政5261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4102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1653。
2【心头撞鹿】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3【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4【逐鹿中原】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5【一石二鸟】比喻做一件事获得两个效果。 6【小鸟依人】形容女子或小孩怯弱的样子,惹人怜爱。 7【倦鸟知返】形容游子倦游归家。或比喻离开工作岗位太久,倦于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岗位。 8【倦鸟归巢】形容游子倦游归家。或比喻离开工作岗位太久,倦于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岗位。 9【笨鸟先飞】(1)形容愚笨的人,事前欠缺考虑,常鲁莽行事。(2)或用以表示愚笨的人行动应比别人早,以免手忙脚乱。 10【鸟尽弓藏】比喻天下既定,功臣遭遗弃。与“兔死狗烹”意同。惟“鸟尽弓藏”语意较轻。 11【鸟语花香】描写春天的景色。 12【鸟面鹄形】用以形容久饥消瘦之状,又作“鸠形鹄面”。 13【鸟为食亡】比喻人因贪财而死。 14【鸟兽不可与同群】指人毕竟仍须生活在人群社会中,不能隐居逃世。 1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比喻人快要死时,多会良心发现,讲出善良的话来。 16【惊弓之鸟】比喻曾遭祸患,因而心怀惊惧者。 17【沉鱼落雁】形容女子的美貌。 18【鱼沈落雁】形容女子的美貌。 19【雁足传书】比喻互相联络,音信不断。 20【雁行失序】悼兄弟之丧。 21【雁行折翼】失去兄弟。 22【鱼雁往返】指书信往返。 23【千里鹅毛】远道送礼物,礼轻情意重。 24【投鼠忌器】打老鼠怕伤了器具,比喻作事有所顾忌。 25【抱头鼠窜】形容狼狈逃避的情形。 26【梧鼠技穷】比喻技能虽多,而不能专一。 27【鼠牙雀角】比喻与人争诵。 28【鼠肝虫臂】指极为低贱微小的东西。 29【鼹鼠饮河】比喻小量,所取不多;或没什么了不起。 30【獐头鼠目】用以形容一个人的长相奸邪,如獐之头、鼠之目。与“尖嘴猴腮”义近,但“尖嘴猴腮”仅形容面貌丑陋,而“獐头鼠目”更强调其人之奸恶狡猾。 31【守株待兔】表示固执成见不知变通。 32【兔毛大伯】宋元时泛称老人。 33【兔死狗烹】喻有事时被重用,事成后即被毁弃。 34【兔死狐悲】比喻同类的死败,自己也哀伤起来。 35【兔走乌飞】比喻日月运行,光阴流逝快速。 36【兔起鹘落】(1)形容动作敏捷。(2)比喻书法雄健。 37【打草惊蛇】比喻作事不密,以致使对方有所防备。 38【杯弓蛇影】疑心太重将虚幻的事当成真。 39【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没有恒心。 40【蛇无头不行】指乌合之众和为祸的盗贼没有首领就无法行动。 41【画蛇添足】比喻无中生有。 42【虚与委蛇】勉强应酬。 43【鱼沉雁渺】比喻音信全无。 44【鱼目混珠】比喻用假货充真货。 45【鱼米之乡】指靠近水边的肥沃地方。 46【鱼肉乡民】土豪劣绅,仗势欺侮自己的乡人。 47【鱼沉落雁】比喻女子容貌美丽。 48【鱼贯而入】排成一列依次前进。 49【浑水摸鱼】在混乱的局势中得小便宜。 50【漏网之鱼】喻罪犯没有被逮捕归案。 【缘木求鱼】喻劳而无功,绝不可得。 【风声鹤唳】形容人心惶惶,自相惊扰。 【焚琴煮鹤】指不解风雅,大杀风景的行为。 【闲云野鹤】形容超然脱俗,与世无争,可以用在隐士,或是退休在家,生活闲逸无忧的人。 【鸡皮鹤发】粗皮肤和白头发,形容老人白发苍苍,满脸皱纹。 【鹤立鸡群】比喻才能出众。或用以形容人身材特别高大。 【鹤发童颜】比喻年老而健康。 【凤毛麟角】形容世间少有。 【鸦雀无声】比喻原本吵吵闹闹的人群安静下来。 【鸿鹄之志】比喻志向远大,与“青云之志”义同。 【鹏程万里】祝福别人前程远大,如鹏飞万里。 【莺声燕语】用以形容鸟鸣。或比喻女子声音宛转流利。 【莺莺燕燕】比喻女郎众多。 【鹣鲽情深】比喻夫妇恩爱逾恒,与“伉俪情深”义同。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两相争持,第三者得利。 【九牛一毛】比喻价值极渺小轻微。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牛刀小试】形容有才能的人,略显才能。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牛衣对泣】比喻贫贱夫妇生活困苦的情形。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于绝境。 【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么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舐犊情深】形容父母爱子女之情。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纵然传闻是错的,也会信以为真。 【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如虎添翼】喻强者又得助力而更强悍,更令人害怕。 【羊入虎口】喻危险之至,难免死亡。 【纵虎归山】纵容恶人,让他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地盘,再度危害他人。 【狐假虎威】喻假借声势去吓唬别人。 【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既猛又急,粗鲁难看。 【势成骑虎】喻一个人做了某件事后,想罢手也来不及,有左右为难之意。 【骑虎难下】喻行事迫于大势而不能中止。 【与虎谋皮】比喻不可能成功的事。 【暴虎冯河】赤手空拳的去打虎及不藉船只的去渡河,喻空有勇气的匹夫之勇。 【谈虎色变】原意是指必须亲身经历才有真知;后引申为惊惧某事,谈及此事就惊慌色变。 【调虎离山】骗人离开根据地,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计策。 【养虎贻患】喻纵容敌人或恶人,给自己带来后患。 【饿虎扑羊】喻非常贪馋。 【龙吟虎啸】指龙虎的叫啸,形容人吟啸声非常洪壮嘹亮。 【龙争虎斗】形容两强争斗,不相上下。 【龙潭虎穴】喻险要的地方。 【龙蟠虎踞】形容形势雄壮险要的地方。 【纵虎归山】喻放过恶人,使其再度危害社会。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37682.html?si=2
1 形容所处的地势极为有2113利.例:登上北海5261白塔居高临下4102,鸟瞰故宫全景.2 指遇到危险而惨死;也1653指为了某种目标甘愿献身.例: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3 形容纵横杂陈极不整齐.例:于是我们几个或倚或趴或躺,横七竖八歪在了办公桌上.4 比喻说话、做事坚决果断.例: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 5 形容气概雄伟.例: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的英勇行为,气壮山河.6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例:小战士两眼紧紧盯着雷达荧光屏,全神贯注地搜索着空中的战机.7 形容山势险峻.例:古代工匠居然在悬崖绝壁上刻下了几个大字.8 形容情绪激昂高涨,不能平静.例: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9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例:在敌人的屠刀面前,他们个个昂首挺胸,坚贞不屈,大义凛然.10 坚定、刚强,毫不屈服.例:不管敌人的手段多么残暴,革命战士们依然坚强不屈.11 形容声音极大;也形容事业、声势、影响极大.例:1937年7月7日,惊天动地的抗日战争开始了.
上一篇:带寄山的成语,带山的成语有那些